瑞禾 肢体反馈康复训练系统 RH-ZTFK-A1、RH-ZTFK-A2
### 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
- **硬件组成**
- **传感器部分**:配备了高精度的肢体运动传感器,可实时捕捉患者肢体的动作、角度、力量等数据。这些传感器通常安装在患者的四肢关节处,如手腕、肘部、膝盖、脚踝等,能够精确感知肢体的细微运动变化。
- **动力装置**:具备可调节的动力输出设备,如电机、气动装置等。根据训练模式和患者的需求,动力装置可以为患者的肢体运动提供辅助力量或阻力,以增强训练效果。
- **控制台**: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包括触摸显示屏、操作按钮、数据接口等。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台设置训练参数、选择训练模式,并实时监测患者的训练数据和状态。
- **训练附件**:如各种特制的握把、踏板、绑带等,用于将患者的肢体与传感器和动力装置有效连接,确保训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 **工作原理**
- 基于生物反馈技术和运动再学习理论。在训练过程中,传感器实时采集患者肢体的运动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控制台。控制台内的软件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将患者的实际运动表现与预设的训练目标进行对比,然后根据对比结果,通过动力装置为患者的肢体提供相应的辅助或反馈,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肢体运动,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和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 系统特点
- **个性化训练方案**
-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和康复目标,可制定高度个性化的训练方案。系统可以预设多种训练模式,如被动训练模式、助力训练模式、主动训练模式、抗阻训练模式等,并能精确调整训练的强度、速度、时间、角度等参数,以满足不同患者在不同康复阶段的需求。
- **实时反馈与评估**
- 能够实时向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训练反馈,包括肢体运动的轨迹、力量、速度、准确性等方面的信息。患者可以通过视觉或听觉反馈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训练情况,及时调整运动方式;医护人员则可以根据这些反馈数据全面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科学调整训练方案。
- **趣味性和激励性**
- 系统通常配备了丰富的多媒体互动功能,如游戏、动画、音乐等,将康复训练与娱乐元素相结合,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患者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保证训练效果。
- **数据记录与分析**
- 具备强大的数据记录和分析功能,可自动存储患者每次训练的数据,并生成详细的训练报告。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长期分析,深入了解患者的康复趋势,为制定更精准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 **安全性高**
- 设计了多重安全保护机制,如紧急停止按钮、过载保护、运动范围限制等。在训练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停止运行,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
### 临床应用
- **脑卒中康复**
- 对于脑卒中后出现的肢体偏瘫患者,该系统可帮助他们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刺激大脑神经的可塑性,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 **骨科康复**
- 在骨折术后、关节置换术后等骨科疾病的康复中,可用于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力量。系统的助力和抗阻训练模式能够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合理调整训练强度,加速康复进程,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
- **脊髓损伤康复**
- 针对脊髓损伤导致的肢体运动障碍,肢体反馈康复训练系统可以通过特定的训练模式,激发脊髓的潜在功能,促进神经传导通路的重建,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控制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老年康复**
-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肢体运动能力逐渐下降,容易出现跌倒、骨折等问题。该系统可用于老年人的日常康复训练,增强肢体力量和协调性,预防和延缓老年肢体功能衰退,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运动损伤康复**
- 对于运动员或运动爱好者因运动损伤导致的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等,系统的个性化训练方案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快速恢复肢体功能,重返运动赛场。
### 使用注意事项
- **患者评估与准备**
- 在使用该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认知能力、配合程度等。同时,要确保患者的训练环境安全、舒适,避免训练过程中受到干扰或发生意外。
- **训练参数设置**
-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合理设置训练参数是关键。训练强度和难度应循序渐进,避免一开始就设置过高的强度,以免造成患者的疲劳或损伤。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表现及时调整参数。
- **训练过程指导与监督**
- 虽然系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但医护人员在训练过程中的指导和监督仍然不可或缺。要随时观察患者的训练状态,纠正患者的错误运动姿势,解答患者的疑问,确保训练的安全和有效。
- **设备维护与保养**
- 定期对肢体反馈康复训练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检查传感器、动力装置、控制台等部件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要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等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 注册证:/upfile/2024/11/1732439118894.png
- 证件效期:2025-05-28
- 注册证号:豫械注准2020219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