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小时服务热线:
400-1234-5678
1. **工作原理**
-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测量原理**:DAS - 1000动脉硬化检测仪主要通过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来评估动脉硬化程度。在人体的动脉系统中,心脏每次跳动产生的脉搏波会沿着动脉壁向外周传播。由于动脉壁的弹性特性,正常的动脉能够使脉搏波以一定的速度传播。当动脉发生硬化时,动脉壁的弹性降低,变得僵硬,这会导致脉搏波的传播速度加快。仪器通过在人体不同部位(如颈动脉和股动脉、肱动脉和踝动脉等)放置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精确地检测脉搏波的起始时间和到达时间。然后根据两个检测点之间的距离和脉搏波传导的时间差,利用公式(PWV = 距离/时间差)计算出脉搏波传导速度。 - **踝臂指数(ABI)测量原理**:除了PWV,该仪器还能测量踝臂指数。ABI是评估下肢动脉阻塞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测量时,分别在双臂和双踝处放置血压袖带,仪器先测量上肢和下肢的血压。踝臂指数的计算是通过用踝部收缩压除以臂部收缩压得到(ABI = 踝部收缩压/臂部收缩压)。正常情况下,ABI值在一定范围内,当ABI值低于正常范围时,可能提示下肢动脉存在狭窄或阻塞;当ABI值过高时,可能存在血管钙化等异常情况。 2. **产品特点** - **精准测量技术** - **高精度传感器**:配备了高灵敏度、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捕捉微弱的脉搏波信号,确保测量的准确性。这些传感器可以适应不同体型和皮肤状况的人群,减少因个体差异导致的测量误差。 - **多部位测量功能**:可以在多个部位组合进行测量,如颈动脉 - 股动脉、肱动脉 - 踝动脉等不同部位的脉搏波传导速度测量。这种多部位测量方式能够全面评估全身动脉系统的硬化情况,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区域。 - **全面的评估指标** - **丰富的参数输出**:除了基本的PWV和ABI值外,还能提供如脉压、血管硬度指数等其他与动脉硬化相关的参数。这些额外的参数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的血管健康状况。例如,脉压的变化可以反映动脉弹性的改变,血管硬度指数能够直观地显示血管硬化的程度。 - **风险分层评估**:根据测量结果,仪器可以对患者的动脉硬化风险进行分层评估。例如,将患者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等级,为后续的治疗和干预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 - **便捷的操作与数据管理** - **用户友好的界面**:拥有直观、易于操作的界面,操作人员可以很方便地设置测量参数、启动测量和查看结果。界面上会清晰地显示测量步骤和提示信息,即使是非专业人员经过简单培训也能熟练操作。 - **数据存储和报告功能**:具备数据存储功能,可以存储大量患者的测量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随时调出查看,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同时,仪器能够自动生成详细的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测量结果、风险评估、参考范围等信息,并且可以通过打印或电子文档的形式输出,便于医疗记录和患者了解自身情况。 3. **适用范围** - **心血管疾病筛查** - **早期发现动脉硬化**: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没有明显症状但存在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的人群,可以通过该仪器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早期发现动脉壁弹性的改变和血管狭窄的迹象,从而提前进行干预和治疗。 - **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通过量化动脉硬化程度,可以为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提供有力的依据。例如,较高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异常的踝臂指数与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 **临床诊断与治疗评估** - **辅助诊断血管疾病**:在临床诊断中,为医生诊断动脉硬化、外周血管疾病等提供客观的检测数据支持。当患者出现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时,通过测量ABI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下肢动脉狭窄或阻塞;对于怀疑有主动脉硬化的患者,测量颈动脉 - 股动脉的PWV有助于明确诊断。 - **治疗效果评估**:在患者接受治疗(如药物治疗、血管介入治疗等)后,利用动脉硬化检测仪可以定期监测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等指标的变化,从而评估治疗效果。如果治疗有效,这些指标应该朝着正常范围改善,这有助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 - **常规体检项目**:在健康体检中心,作为一种先进的检测设备,可以为体检者提供更全面的血管健康检查。通过将动脉硬化检测纳入常规体检项目,能够发现潜在的血管健康问题,提高体检的质量和价值。 - **个性化健康管理**:对于健康管理机构,该仪器可以帮助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根据检测结果,为客户提供包括饮食建议、运动指导、药物干预等方面的健康管理计划,以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维护血管健康。 4. **使用注意事项** - **测量前准备** - **患者状态调整**:患者在测量前应休息至少5 - 10分钟,保持安静、放松的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因素影响测量结果。因为运动和情绪波动会导致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进而影响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的测量准确性。 - **测量部位准备**:要确保测量部位(如颈部、手臂、脚踝等)的皮肤清洁、干燥,没有过多的毛发、油脂或污垢。如果毛发过多可能会影响传感器与皮肤的接触,降低信号质量;皮肤有污垢或油脂可能会导致传感器滑动,影响测量精度。 - **测量过程注意事项** - **正确放置传感器**:操作人员应按照仪器的操作指南,正确地将压力传感器放置在测量部位,确保传感器与皮肤紧密接触,并且位置准确。放置不准确可能会导致脉搏波起始时间和到达时间的检测误差,从而影响PWV的计算结果。 - **避免干扰因素**: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测量环境安静,避免外界噪音和震动的干扰。同时,要防止患者移动身体或肢体,因为这可能会使传感器移位,影响信号采集。 - **特殊人群考虑** - **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对于老年人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协助和耐心。由于他们的皮肤可能比较松弛、肢体活动不灵活,可能会给测量带来一些困难,如传感器放置不稳等情况。操作人员要特别注意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血管疾病患者或安装医疗器械者**:对于已经确诊血管疾病(如血管支架植入、血管搭桥术后等)的患者,或者体内安装有其他医疗器械(如心脏起搏器等)的人群,在使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时,需要谨慎操作,并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疗器械的情况进行评估。因为这些情况可能会对测量信号产生干扰,或者测量结果需要特殊的解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