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小时服务热线:
400-1234-5678
1. **工作原理**
-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测量原理** - DAS - 3000动脉硬化检测仪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来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在人体动脉系统中,心脏收缩产生的脉搏波会沿着动脉壁传播。仪器在人体的两个不同部位(例如颈动脉和股动脉、肱动脉和踝动脉等)放置传感器,用于检测脉搏波的起始和到达时间。当动脉弹性良好时,脉搏波以相对稳定的速度传播;而动脉硬化会使动脉壁弹性下降,脉搏波传播速度加快。 - 具体计算是基于两个检测点之间的距离(这一距离通常是通过人体标准解剖学数据或者现场测量得到的固定值)和脉搏波在这两点之间传导的时间差。通过公式PWV = 距离/时间差来计算脉搏波传导速度,从而评估动脉壁的弹性状况,进而反映动脉硬化程度。 - **踝臂指数(ABI)测量原理** - ABI测量主要是通过测量上肢和下肢的血压来实现。仪器在双臂和双踝部位放置血压袖带,按照常规血压测量的原理,先获取上肢和下肢的收缩压数值。踝臂指数的计算公式为ABI = 踝部收缩压/臂部收缩压。正常情况下,ABI的值在一定范围内,其数值的变化能够反映下肢动脉的通畅程度和是否存在狭窄等情况。例如,当ABI值小于0.9时,可能提示下肢动脉存在狭窄或闭塞;而ABI值大于1.3时,可能存在动脉壁钙化等异常情况。 - **其他相关参数测量原理** - 除了PWV和ABI,DAS - 3000还能够测量如脉压、血管硬度指数等参数。脉压是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它的变化与动脉弹性密切相关。随着动脉硬化的发展,动脉弹性减弱,脉压通常会增大。血管硬度指数则是综合考虑了脉搏波的形态、传播速度等多种因素,通过复杂的算法计算得出,用于更直观地描述血管的硬化程度。 2. **产品特点** - **精准测量功能** - **高精度传感器与信号处理**:配备先进的压力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够敏锐地捕捉微弱的脉搏波信号,并且具有高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仪器内部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和分析,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多部位、多角度测量**:可以在多个部位组合进行测量,例如能够同时测量颈动脉 - 股动脉、肱动脉 - 踝动脉、颈动脉 - 桡动脉等不同部位的PWV,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动脉系统的硬化情况。这种全面的测量方式有助于发现不同部位血管的病变,因为动脉硬化可能在不同的动脉段呈现不同的程度。 - **全面的评估体系** - **丰富的参数输出与解读**:除了基本的PWV和ABI指标外,还提供一系列丰富的参数,如中心动脉压、增强指数、反射波时间等。这些参数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动脉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状态,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血管健康信息。例如,中心动脉压对于评估心脏后负荷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增强指数能够反映动脉波反射情况,与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风险分层与个性化建议**:根据测量结果,能够对患者的动脉硬化风险进行分层评估。例如,结合多个参数将患者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组,并为每个风险层次提供相应的个性化健康建议,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建议等,方便医生和患者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便捷的操作体验与数据管理** - **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拥有直观、简洁的操作界面,操作流程简单易懂。通过触摸屏操作,测量人员可以轻松地完成患者信息录入、测量参数设置、测量过程控制和结果查看等操作。即使是非专业人员,经过简单的培训也能够熟练操作。 - **高效的数据存储与报告生成**:具备强大的数据存储功能,可以存储大量患者的测量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按照患者姓名、测量时间等多种方式进行检索和查看。同时,仪器能够自动生成详细的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测量参数、风险评估结果、历史数据对比等内容,并且可以通过打印或电子文档的形式输出,方便医生进行病历记录和患者对自身情况的了解。 3. **适用范围** - **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与预防** - **无症状人群筛查**:对于没有明显心血管疾病症状,但存在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肥胖等)的人群,DAS - 3000可以作为早期筛查工具。通过测量PWV和ABI等参数,能够发现动脉壁弹性的早期改变和潜在的血管病变,有助于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如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等。 -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帮助评估个体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仪器所提供的全面的血管功能参数可以综合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为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有力的依据。例如,多项研究表明,PWV升高和ABI异常与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 **临床诊断与治疗监测** - **血管疾病的辅助诊断**:在临床诊断中,为医生提供客观的血管功能数据,辅助诊断动脉硬化、外周血管疾病等。例如,当患者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足部发凉等症状时,ABI测量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对于怀疑有主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PWV测量有助于明确诊断。 - **治疗效果的动态监测**:在患者接受治疗(如药物治疗、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后,利用DAS - 3000可以定期监测PWV、ABI等参数的变化,从而动态评估治疗效果。如果治疗有效,这些参数应朝着正常范围改善,这有助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优化治疗效果。 - **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应用** - **体检项目的拓展**:在健康体检机构,作为一种先进的检测设备,可以丰富体检项目内容。通过提供血管健康方面的详细检查,能够更全面地评估体检者的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提高体检的质量和价值。 - **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制定**:对于健康管理机构,根据检测结果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例如,对于动脉硬化风险较高的客户,可以制定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戒烟限酒、心理调节等综合的健康管理计划,以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维护血管健康。 4. **使用注意事项** - **测量前准备** - **患者准备**:患者在测量前应保持安静、放松状态,休息10 - 15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用咖啡或浓茶等可能影响血压和心率的行为。因为这些因素会干扰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血压的测量,导致结果不准确。 - **测量部位准备**:确保测量部位(如颈部、上肢、下肢等)的皮肤清洁、干燥,无破损和炎症。对于毛发较多的部位,可能需要适当清理,以保证传感器与皮肤良好接触。同时,要使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便于测量操作。 - **测量过程要求** - **传感器放置准确性**: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指南放置传感器。传感器应紧密贴合皮肤,位置准确,避免偏移或松动。特别是在测量PWV时,两个传感器的放置位置误差会直接影响脉搏波传导时间的测量,进而影响PWV的计算结果。 - **环境因素控制**:测量环境应保持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噪音、震动和强光等干扰因素。在测量过程中,要告知患者保持身体静止,不要随意移动肢体,防止传感器移位或信号丢失。 -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老年人和体弱者**:对于老年人和身体虚弱的患者,由于其皮肤弹性差、肢体活动不便等因素,在放置传感器和协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时需要更加小心。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患者的舒适度。 - **血管疾病患者和植入医疗器械者**:对于已经确诊血管疾病(如血管支架植入、血管搭桥术后等)或体内植入其他医疗器械(如心脏起搏器、除颤器等)的患者,使用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医疗器械的相关情况。这些情况可能会对测量信号产生干扰,或者需要特殊的测量方法和结果解读。在必要时,应咨询相关专科医生的意见后再进行测量。